智慧家庭
智能硬件是以平台性底层软硬件为基础,以智能传感互联、人机交互、新型显示、云平台、边缘计算以及大数据处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征,以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硬件为载体的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智能硬件的产品形态众多,各个场景领域均有属于自己特性的智能硬件终端单品及组合。典型的有以服务人为核心的从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VR/AR、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以服务家庭为核心的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智能音箱、智能家电等,以服务医院和病人为核心的医疗健康,以服务企业的智能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等等,成为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交汇点。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应用、企业和个人的需求不断提升、居民消费支出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善升级,智能硬件终端领域市场发展越来越成熟,推动着智能穿戴产品、VR、服务机器人市场的爆发。智能硬件终端产品具备连接的能力,通过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科技巨头、传统硬件公司、通信公司以及新型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智能硬件终端市场,促进市场的扩大和成熟。目前,全球智能硬件终端的市场规模以平均20%以上的增长率逐年上升,截止到2017年全球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增长至1840亿美元。
就目前各细分应用领域的市场占比来看,智能家居所占比重最大,未来3年其所占比例还将会扩大,而相比之下智能可穿戴设备所占行业市场空间比例会相对减小。据我们分析,一方面智能家居属于刚需,对于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懒人”而言,是一种对劳动行为的解放,另一方面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对比较鸡肋,没有为大家带来生活习惯的重大改变。
说到智能能硬件终端对生活的改善,智能服务机器人当属首席终端产品。智能机器人有很多种,从其服务的对象来分,有面向企业的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物流机器人、导航机器人等,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智能医疗健康服务人、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教育机器人等。
我觉得现在是接近爆发的阶段了。智能硬件我们讲了很久,但真正做起来的不是太多,但我觉得接下来会是一个高速爆发期。
第一个重要的因素是5G。传统的设备装了智能硬件不知道有什么用,因为没有联网,也不能很好的去传输数据,所以应用数据比较有限。连接了5G以后,家里装100个智能硬件也没问题,数据可以全部打通,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同点。
第二个是芯片的成本。随着工艺的快速推进,5纳米芯片已经普及。芯片技术推进速度越快算力成本越低,在边缘端、手机端或智能硬件端可以花1美金买一个非常高算力的芯片,就能做很多事情。每个传统设备都值得重新做一次。冰箱可以语音交互,有视觉功能,可以知道哪个东西需要复购,这就是一个新物种。
围绕家庭和一些企业会有很多智能硬件出现,除了服务机器人以外,还会出现大量智能终端,现在人脸识别终端已经很普及了,接下来就是智能服务机器人逐渐普及化。包括在企业、数据分析、智能摄像头等大量智能设备。
这个领域的投资已经很热了,包括服务机器人。当然,今年(2019年)总体来讲,投资行业状态不是很好,更多是受大形势影响,并不是说智能硬件或服务机器人这个方向遇到问题。
大数据是不可逆转的。长远来看技术发展这件事停不下来,只要这件事停不下来它一定会往前走,其他的只是整个过程中一点波动。
所谓AI时代,本质是由于生产力的成本金,什么意思呢?我们用芯片、算法、传感器替代了传统劳动力以后,使得生产力成本变低,生产力效率变高,同样价钱买到的生产力更高,最终可以让我们每个人过上“贵族式”生活。
“贵族式”生活里面很重要的角色是管家,机器人就是管家,控制很多智能设备,可能是扫地机器人、冰箱、电视等。机器人会带领很多智能硬件,在一个家庭里为主人提供服务。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核心是完成对主人需求的深度了解,然后再分配下去,这是管家的工作。
现阶段行业还处在非常早的阶段。对智能服务机器人或整个人工智能的理解还是有些是片面的。出现的问题是有人把它预计的太高,而有人则估计的太低。整体上,用户对机器人的认知不是那么准确,我们今天做出的机器人和科幻电影中机器人差别很大。
亚马逊做了一个无人零售店,但它只是解决了收银问题,可以知道用户买了什么,但对于线下零售来说远远不够。比如,一位顾客来到店里没找到想买的东西,或者拿了一个商品却不知道能做什么又放了回去……无人零售店是不知道的,因此很多消费行为的细节商场并不知道,用户需要帮助而没办法第一时间解决。
我们要解决的是,通过一个载体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和个性化的服务,这是服务机器人来干的。如果不提供这种服务,可能会失去大量商业机会。智能服务机器人需要会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和产品制定不同策略和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
而且,我认为智能终端领域的潜力最起码是消失掉的人口就得补上,替代我们之前是要靠人来完成的服务行为。
猎户星空为“真有用”机器人而生,是一家拥有垂直一体化AI能力、用互联网基因做机器人的新物种公司。猎户星空所构建的垂直一体化AI能力,包括自研芯片算力、算法能力、系统能力、应用能力及商业大脑,以”智能服务机器人“和”AI赋能“两大业务板块为载体,推动AI和5G时代的服务智能化升级和产品智能化升级。
在算法能力上,猎户星空拥有全链条AI技术,涵盖语音全链路技术(口)、麦克风阵列(耳)、全感知视觉识别(眼)、室内导航平台(腿)和6轴机械臂(手);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了猎户星空语音OS、猎户星空Robot OS、猎户星空机械臂 OS三大开放系统。基于算法能力和系统能力,猎户星空还推出了OS1000RK语音芯片,该芯片功耗低、通用性强,能够实现从语音唤醒、语音理解、语音合成等全链条的语音交互能力。
垂直一体化AI能力和全链条AI技术是指从最底层的芯片、底层算法、语音、视觉、导航算法,到机器人硬件系统、上层的软件,再到整个应用生态和机器人操作系统平台。链条长自然投入大,但这样的能力可以实现针对一个场景快速地做用户体验优化。
最简单的一个理解,当一个企业用这个产品时能实现正向的ROI(投资回报率)。首先,要替代一些重复、不需要太多技巧的工作,这种工作用服务机器人替代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其次,硬件成本、算法成本在降低,算法不断改进,算法自己做很多新的网络模型,不需要人介入。
一边是人力成本持续上升,一边是在技术成本不断降低,一定会有一个临界点出现。本质上这是不可逆的,因为智能产品的成本只会越来越低、越来越好用,而且它可以24小时工作。
行业里应该没有另外一家公司能真正把这些链条全部打通。一些公司,比如说做服务机器人的公司,但它可能不具备AI能力,或不具备互联网能力、很强的产品能力、运营能力;一些AI公司,可能做硬件的能力不强,没有互联网基因和运营。所以真正具备从AI算法开始,到硬件能力、软件能力、互联网能力、运营能力,行业中的确是非常少的。
因此,猎户星空凭借着“垂直一体化的AI能力”、全链条的AI技术,用互联网基因输出软硬一体化的机器人,不仅是硬件产品能力,还包括让硬件更好用的软件能力。
我们的产品更多的是在服务线下场景,比如说图书馆、博物馆、商场、公司前台等。大部分线下的场景需要服务员、接待,包括讲解、送货、运东西等需求,本质上很多线下场景里的重复性劳动都可以用服务机器人去替代。
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第一个好处是为企业降低成本。比如说招工难,招不到好的服务员,培养也很麻烦,又容易流失,这就可以用服务机器人来替代,还足以降低成本。
另一个好处是帮助传统行业实体向数据化、智能化转型:第一,由于以前从技术的角度看,此前的传统行业没有经过太多改造,过去40年主要还是在做互联网和应用型的一些技术,所以传统行业的改造其实刚刚开始,中国的传统行业跟美国比,其IT化水平是相对落后的。第二,今天的技术用到传统行业会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表现在用服务机器人做服务时,用户交互数据可以记录下来,帮助企业对用户需求了解更深,满足用户核心需求。
总结来说,第一,自动化降低成本;第二,把线下企业变成线上企业,把传统企业变成互联网企业,变成数字化、智能化的企业。
我们能想到几个较大的场景,考虑到现在大的社会变革,至少有两个方向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老年人的照顾,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没有年轻人去照顾老年人,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再过几年也许你会发现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很多老人是独居的。政府肯定会想办法应对这个问题,那怎么解决独居老人的问题?就是修养老院,或者用什么样的手段让子女不在身边时也能受到一些基本照顾,这件事会变得特别重要。所以我觉得,对服务机器人来讲是我们关注的一个方向。
另外一个方向是,人工智能出现了以后,不光是儿童教育,成年人教育的改进也是一个很大的方向。怎么样培养下一代去面临一个未来世界?在这个未来世界中可能没有很低级的工作,都是需要很多创造力或很需要思考能力的工作,我们需要培养他们这个能力,这就一个很大的方向。我觉得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会有很大的驱动力做这件事。
这三个大趋势下,会出现大量智能硬件,服务机器人也是一种智能硬件。我们今天看到这样的趋势,用低成本的AI算力、很强的通讯能力、数字化能力把以前需要靠人做的很多事情,用智能硬件或服务机器人来替代。
当AI的算力、芯片成本下降,AI模型越来越好,通讯能力越来越强,组合起来就在不同场景有不同作用,能够取代人做很多工作。
我个人的看法,第一,这个行业处在很早期;第二,应用的垂直场景非常多。所以,大家并不是100%的纯竞争关系,有时候也会有合作的关系。因为在不同场景,大家侧重点不一样。比如说,行业里有的公司专注于做人型机器人,有的公司更专注于某个场景下的运输能力,我们则更多专注于智能交互的机器人,所以我认为这个行业最后不会只有一两家公司,它会有很多不同的公司,而每家专注的场景不一样。
但是以后会有一个应用层级的分离。我们可能会更关注底层能力打造,有的公司会更专注于场景应用。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合作伙伴,拥有超过200家二次开发商,用我们的产品做开发,不管是硬件上的改造还是软件上的改造,把我们的基础能力再放到一个场景下去优化,包括跟场景的一些特定系统打通。
今天的机器人首先是解决交互问题,第二是解决简单问题处理的能力。语音识别、图像职别、自然语言理解、室内室外导航这些技术,对服务机器人是很关键的。首先能理解人在讲什么,能回答、能看到人、能去察言观色、能自主移动不会撞到东西,这是人很基本的能力,也是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要达到的效果。
为什么要场景化的定制?因为今天的AI算法核心叫深度学习,是对人直觉能力的复制,这种直接能力复制的核心在于必须有数据去培训它,而数据取决于场景,根据场景去做数据升级和优化算法这件事非常关键。
我们从底层算法开始到硬件设计、应用软件,再到互联网运营全部覆盖。猎户星空在中间层切入非常深,同时也有上层的传感器和芯片的合作伙伴和最下层的场景应用的合作伙伴。很多场景不是解决基本能力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场景下的数据,比方说图书馆,需要有图书馆的数据,这一定需要找到在这个领域里特别专业的公司去做。
猎户星空通过做机器人,把在复杂场景下智能交互的基础能力做了起来,再把智能交互基础能力用到很多基础硬件上,比如在大噪音环境下和人进行语音交互的能力,在复杂光线条件下的视觉识别能力,这种能力叫多模态交互能力,比如说自动售票机、自助机、办事机等机器上都可以通过我们的AI赋能,应用上去。
目前在很多技术上在做新的研。
智慧家庭